@KTzone » 消閒 - 恐怖靈異討論 » 揭秘: 手術室中被切下來的人體組織去哪兒了?


2015-7-23 14:24 Jaybobo
揭秘: 手術室中被切下來的人體組織去哪兒了?

[img]http://i1.funpeer.com/m9PlhqlGS9XS.jpg[/img]

[b][color=#ff0000]一家醫院的手術室,每天都會產生許多被切除的人體組織,這些人體組織會怎麼處理和貯藏?[/color][/b]做成標本?這些標本最長能保留多少年?廢棄或會感染的人體組織該怎麼處理?在哪處理?7月14日至16日,記者分別來到市人民醫院(市病理檢驗中心)和我市一家醫療廢棄物處理公司,從產生人體組織的「源頭」到製作病理標本的「中轉站」再到焚燒處理醫療垃圾的「終點站」,跟隨一條被切除的闌尾,揭開其中的秘密。

[b]走近「源頭」[/b][b]

手術室每天產生200多份人體組織[/b]

[img]http://i1.funpeer.com/9SEs9oiUS2AA.jpg[/img]

7月14日下午3時許,市人民醫院的外科手術室剛完成了一台闌尾切除小手術。切除了闌尾的患者小禾(化名)被醫護人員送到病房內,小禾不時地問醫護人員:「我的那條闌尾長什麼樣?能帶回家做個紀念嗎?」

面對患者小禾頗為孩子氣的要求,一名護士笑著回答: 「是你的當然能帶回去,不過闌尾離開人體後,不處理的話很快就會變質腐爛。一般來說,它會被做成標本保管在醫院。」

據瞭解,[b][color=#ff0000]手術中被切除下來的人體組織一般都不會隨意廢棄,即便是惡性腫瘤或是會感染的組織。這些人體組織一般都是可以「廢物再用」,即便是一條穿孔的闌尾,醫生也會截取一小塊,製成切片標本反覆研究診斷。[/color][/b]

市人民醫院一名外科醫生說,該院外科、婦產科等科室的手術室,每天累計可產生200多份人體組織,為了防止腐敗,每份組織都浸泡在福爾馬林中,用一個標本袋密封保存,並貼上寫有患者信息的標籤,由一名手術室護工送往醫院的病理科製成標本。

市人民醫院病理科內,貯藏著成千上萬份患者的人體組織標本,這些都是曾經的患者在該院診斷或是手術後留下製作而成的,最久的已保存了15年。

[b]揭秘「中轉站」[/b]
[b]
保留有用組織製作成標本[/b]

[img]http://i1.funpeer.com/aRN0u22oosa8.jpg[/img]

由市衛計委設立的溫州市病理檢驗中心,日前落戶市人民醫院病理科,這裡就是收集該醫院所有手術留下的人體組織的地方。打個比方,[b][color=#ff0000]這裡就像一個「中轉站」,醫護人員把對醫學研究有用的組織保留下來製作成標本。[/color][/b]

7月15日上午,市病理檢驗中心主任潘丹正在病理科忙碌著。上午8時許,病理科的「標本接收點」就收集了前一天醫院手術室等送來的200多份人體組織,從標籤上貼著的信息看,有甲狀腺、胎盤、子宮等,患者小禾的闌尾也在其中。

[b]巨檢 切塊[/b]

[img]http://i1.funpeer.com/V4LTiF2ks45F.jpg[/img]

病理科的巨檢室(巨檢就是肉眼大體看一下切下來的標本是什麼樣子,量一下大小等)就在病理檢驗中心進門第一個辦公室,製作標本的第一道工序——取材就在這裡進行。手術刀、鑷子、剪刀、砧板……這些設備宛如廚房用具。每份人體組織經過當班醫生肉眼觀察,尋找可能病變的部分,再切下一小塊,放在一個白色塑料盒子上,一名病理技師配合著做了登記。醫生說,[b][color=#ff0000]200多份人體組織基本要切一上午的時間。[/color][/b]

30多歲的病理科醫生朱海樂從一包醫用包裝袋裡拿出離開小禾身體十幾個小時的那條闌尾。浸泡之後的闌尾散發著刺鼻的氣味,有著令人毛骨悚然的「外表」,記者頓時有了作嘔的反應。朱海樂說,[color=#ff0000][b]這還不是最「血腥」的,那些海綿狀的肺、夾雜惡臭的腸道,切起來是最髒也是最困難的。[/b][/color]雖然病理醫生對於這些令人作嘔的人體組織都已習以為常。

[b]脫水 切片[/b]

[img]http://i1.funpeer.com/t1TdotoPTkt2.jpg[/img]

取材之後,這些白色塑料盒子要先進行脫水,放在一部脫水儀器中脫水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會有一名病理技師負責用包埋機對這些組織切塊進行包埋。簡單地說,[b][color=#ff0000]就是用石蠟包裹,兩個多小時凝固後,對其橫截面進行切片,放在載玻片上形成「半成品」。[/color][/b]

[b]烤片 染色[/b]

[img]http://i1.funpeer.com/G7b76ikscKY3.jpg[/img]

[b][color=#ff0000]「成品」標本還需經過烤片和染色兩個步驟,放在儀器中猶如「烘焙」,烤片需要兩個小時左右,染色一般要超過兩小時。[/color][/b]「接下去是顯微鏡下的較量,我們常常被稱作『doctor of doctor"(醫生的醫生)。」潘丹說,病理醫生要通過顯微鏡進行反覆研究患者的病情,給門診醫生提供精確而權威性的診斷意見。

[b]暗訪「終點站」[/b]
[b]剩餘組織

搭乘「專車」運至[/b]
[b]焚燒點無害化處理[/b]

[img]http://i1.funpeer.com/zw22xWiF62Q2.jpg[/img]

[b][color=#ff0000]人體組織在完成標本製作後,剩餘部分則需進行特殊的焚燒處理。[/color][/b]市人民醫院病理科將這些廢棄的人體組織安置在一間「密室」內,鑰匙有專人保管,因為有些人體組織是感染物,它們將作為醫療垃圾由市區某醫療廢棄物處理公司負責焚燒處理。

按照以往程序,每天晚上6時左右,該醫療廢棄物處理公司會派工作人員開車來取走一袋袋醫療垃圾。市人民醫院病理科一名護工負責將「密室」打開,整個過程都要做詳細登記,[b][color=#ff0000]對於來取「貨」的工作人員身份也要仔細核查,因為一旦這些東西流向外界就成了污染源。[/color][/b]當晚,記者跟隨這趟「專車」,來到這家公司的焚燒點,看到兩名工人把醫療垃圾存放起來,鎖了大門準備第二天再進行處理。

7月16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該焚燒點時,兩台高溫高壓機器正在運作,工人把從醫院帶來的醫療垃圾放到機器內處理。一名工人透露,他們一般都在凌晨6時開始處理,這些醫療垃圾經高溫高壓後會起到消毒的作用,轉化為普通垃圾後被統一焚燒處理。

就這樣,小禾那條被切除的闌尾剩餘部分完成了歷史使命,在醫療垃圾焚燒點走完短暫的一生。

[color=Silver]來源:溫州都市報[/color]

2015-7-24 16:15 bmwe30
感謝大大無私分享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